一、我们可能已经错过了2024年内外需共振改善预期容易发酵的窗口。外需有韧性 + 国内稳增长发力是4月下旬以来A股“高切低”行情的基础,但目前稳增长已验证节奏稳健,难以达到乐观投资者预期,出口受航运成本压力抑制,总体经济强度仍有提升空间,“高切低”逻辑正在被破坏。24Q3海外政治周期成为扰动因素,基于经济过度乐观预期的行情也难发酵。
2. 选择高流动性股票:短线炒股需要频繁买卖股票,因此选择高流动性的股票非常重要。高流动性的股票意味着成交量大,买卖容易,价格波动性也相对较高。
4月下旬以来,A股“高切低”行情演绎的基础是外需有韧性(24Q2美国补库加速,支撑新兴市场进口需求) + 国内稳增长发力(财政支出发力,房地产兜底政策加码)。4月下旬以来,市场指数中枢上台阶,房地产、地产链、涨价周期行情演绎,离不开经济和政策乐观预期的支撑。
但最新的数据验证指向,国内稳增长发力节奏稳健,难以达到乐观投资者预期。专项债发行放量5月才明显加速,落实到实物工作量的窗口24H2才会打开。5月建筑业PMI环比差值连续2月回落,反映基建投资对经济支撑力偏弱。
另外,24Q2出口金额改善验证可能按部就班。5月韩国和越南的出口单月同比增速继续高增。但航运成本高企,可能对低货值出口品出口存在一定抑制作用,也可能使得海外补库存进程出现中断。5月新出口订单PMI环比差值处于历史季节性低位,可能就体现了这样的影响。
我们对海外库存周期原本的判断是24Q2补库加速,出口增速改善;但24Q3补库可能趋缓,出口增速可能明显回落。考虑到短期航运成本高企,港口拥堵问题解决需要一定时间。24Q2补库力度可能低于预期,而24Q3可能会有运输成本下降后的补库重启。但对于股票投资来说,我们可能已经错过了2024年内外需共振改善预期容易发酵的窗口。三季度即便出现了阶段性的内外需共振改善,市场的主要矛盾也可能切换为海外政治周期影响。彼时基于外需乐观预期发酵行情,难免阻力重重。
短期,总体经济强度仍有提升空间,“高切低”行情的逻辑正在被破坏。
二、“高切低”行情告一段落,市场从强势震荡回归弱势震荡。同时,“高切低”行情并未带来新的结构主线,市场结构特征回归了类似24Q1的状态,广义高股息主线行情重新占优。
4月以来的“高切低”行情告一段落,市场从强势震荡回归弱势震荡。我们依然强调,短期的宏观环境相对于24Q1并未发生根本变化。消费、出口和周期都有个股和细分行业Alpha,但总体板块Beta改善的持续性不强。
同时,“高切低”行情中各板块轮涨补涨,但并未形成新的结构主线。我们继续提示24Q1占优的广义高股息资产才是2024年的结构主线。从非成长的方向上寻找估值重估机会,重点挖掘分红比例提升,稳定分红预期从无到有,以及盈利能力稳定性提升等提估值线索。
三、结构选择:守住基本面没有额外向下的广义高股息资产。重点关注,电力、煤炭、有色、银行、核心白酒。国内AI产业“人有我有”,国内产业催化兑现是时间问题。科技成长相对性价比较高,修复行情已启动。重点关注,华为链、AI手机、汽车IT的机会。我们此前提示的港股高beta特征正在验证,港股高股息和互联网建议回调积极布局。
当前结构选择,我们建议守住基本面未验证明显回落的广义高股息资产。重点关注:电力(电价机制改革)、传统电力设备(AI拉动海内外电网投资)、煤炭、有色、银行、核心白酒。
短期,科技成长修复行情已启动。尽管前期国内科技股受海外映射的带动效果不佳,A股科技行情需要看到国内产业催化。但我们认为,国内AI产业能够做到“人有我有”,那么国内产业催化兑现就主要是时间问题。短期,围绕着大基金规模超预期,华为产业链技术全球认可度提升,AI手机,汽车IT等有变化的方向寻找机会。
近期我们反复提示,港股本轮行情趋势资金占比高,配置类资金保护弱。港股相对A股是高Beta资产,反弹弹性更大,回调幅度也更大。短期港股调整,高Beta特征充分验证。我们依然将港股视作广义高股息投资的重要方向。港股高股息和互联网建议回调积极布局。
风险提示: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耒阳股票配资,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一流股票配资门户观点